類別:行業新聞 發布時間:2020-11-04 瀏覽:2651
汽車工業不但在生產制造的時候要使用大量的資料,而且在行駛過程中還耗費大量的燃料,產生大量的尾氣,制造汽車的材料中含有鉛、汞、鎘、鉻等重金屬和橡膠、塑料、玻璃、油脂等非金屬,如果廢棄后無人管理或者處理不妥當,將會嚴重污染環境。近些年來,在節能環保方面我國的汽車工業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政府對報廢汽車的管理仍沿用老的辦法,即拆解回爐熔化或做簡易的翻新處理,這不僅浪費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對保護環境也十分不利。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汽車社會發展報告2012-2013》預計,到2013年首季度,中國家用汽車保有量將破億,一輛汽車的使用期限一般為15年,因此每年都有很多汽車要進行報廢,對其不做循環再制造,不僅造成浪費、危害環境,而且報廢汽車需要大片場地來存放,會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多煩惱。汽車制造業要走上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大力推行零部件的再利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全球可循環經濟的巨大驅動作用
所謂的汽車零部件的再利用,就是采取先進的工藝把舊零件修復到原始件水準或者改造的更優良,然后重新裝配到新車身上。在品質性能方面,再制造的零件與新產品相比毫不遜色甚至更好,但制造成本卻節約了50%左右,還減少70%材料、60%能源的使用量,可大幅降低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統計資料表明,以制造一臺發動機所耗費的能源為參考,用全新零件比再制造的多出10倍,可以說,汽車零部件再利用是21世紀的黃金產業。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再利用還是起步時期,再利用零部件的種類只有區區幾種,而且參與的企業也比較少,而汽車發達國家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就把廢舊汽車再利用列為要點研究項目,發展至今已走上成熟的發展道路。由于技術水平、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原因,各國家對汽車的回收利用率也存在差別,比如,意大利的菲亞特汽車公司年回收報廢汽車材料約一百三十萬噸,85%的回收利用率;瑞典沃爾沃汽車公司在這方面走在前列,材料回收率已經達到了95%;鄰國日本的廢舊汽車再利用率也達到了75%。在日本,一年約有上千億日元的汽車零部件會得到再利用,經過處理的零部件通過流通管理系統可以正常銷售,并且其質量都能進行追溯,以保證消費者利益。
二、再利用有待發力破局
在國內消費者眼中廢舊汽車就是破銅爛鐵,只能回爐熔化,各汽車制造企業普遍缺乏循環利用的意識,加之各種相關技術還很欠缺,使得廢舊汽車回收市場處于一種無序狀態中。隨著我國進入汽車社會,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已開始認識到各種弊端,著手研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在2008年頭次公布了《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管理辦法》,指定一汽、江淮、奇瑞、濰柴、玉柴、中國重汽濟南復強動力等十四家企業為試點單位。不過,通過了解江淮和奇瑞這幾年的情況,發現零部件再制造并未在實際生產中得到積極的應用。濟南復強動力這些年在致力于發動機的再制造,不過其主要業務還是維修中國重汽的發動機,在修理發動機時為客戶換裝價格較低、品質更好的再制造零部件,與原廠件一樣享有質保服務。這種叫好不叫座的局面,經業內人士分析卻有著深層次的矛盾,按照《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的規定:回收企業要將報廢汽車按標準拆卸歸類,拆下來的發動機、方向機、變速器、前后橋、車架這些主要的零部件,交由冶金企業當作廢料回爐熔化再生產成其它原材料。當初這一政策的初衷是防止大量廢舊零件流入汽配市場,造成混亂和隱患,然而這卻剝奪了再制造試點企業進行生產的原料,使其無米下鍋,處境很尷尬。
三、再制造的技術規范急需研發推廣
一臺汽車質量再好也終究有報廢的時候,但報廢的汽車很多零件還是有用的,只是需要一些工藝技術把它處理修復。一家合格的汽車再制造企業,從報廢汽車的登記、檢查、拆解再到零部件的測試分類,每一個步驟都要按規范嚴格操作。例如,零件的清潔步驟,先把零件放在專業設備中通過高溫燃燒將表面的油污清除干凈;然后放在拋丸機中進行噴丸處理,去除零件表面的氧化皮和積炭,為下一道工序做好準備。在零部件的再制造過程中,需要根據零件的使用壽命來評估應用風險和判定零件的優劣,所以預知零件的剩余使用壽命是很重要的,目前,各高校和研究院所已經成功開發出一系列退役汽車零部件剩余壽命測評的裝置,基本原理是通過金屬磁記憶檢測技術來預測零件的剩余壽命。經過修復處理,廢舊零部件的質量會達到甚至超過新件,例如,由于長時間轉動摩擦零件的很多部位都會出現缺損,在表面鍍上一層貴重合金恢復標準形狀和尺寸就可以再使用了,這些優良合金含有硅、錳、鈦等元素,機械性能比單純的鐵合金好得多,所以零件的品質不受影響,但價格只是原件的20%到30%,真稱得上物美價廉了。汽車身上的材料很多,大體可分為金屬材料、無機材料、有機材料,除了上述可修復的零件,車身結構總成、鈑金覆蓋件等金屬材料應送到鋼鐵廠回爐后繼續用于制造其他產品;風擋、車窗玻璃這些無機材料基本上可以繼續使用;座椅、未老化的輪胎等可簡單修補后使用;大量塑料件屬有機材料不能再次使用可回收作為化工原料;其它無回收價值的材料要進行無害化處理。
目前國內汽車回收準入管理很不嚴格,很多小企業或個人隨意拆解、組裝整車進行銷售牟取暴利,很多不合格的零部件也流入了配件市場,這些毫無技術保障可言的車輛一旦上道,將給交通運輸造成很大的隱患,所以市場急需一批技術條例作為行業規范和制度。
四、推廣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汽車零部件再利用雖然在我國起步較晚,但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中國汽車零部件再利用要走上產業化、規模化之路,急需解決幾個重要問題:
1 通過廣泛宣傳和引導改變廣大制造廠家和消費者的固有認知,不能把使用了再利用零部件的汽車產品等同于殘次品或者偷工減料,而是一種時尚和先進理念。
2 要從制度政策層面上打通汽車零部件再利用的種種障礙。首先是提高準入標準,把那些無資質、無設備、無技術的作坊企業踢出市場,讓有能力的企業參與進來;其次是修改原管理辦法中一些不適合市場規律的條款,讓報廢汽車交給再制造企業進行處理,讓再制造的品種越來越豐富。
3 要給予汽車零部件再利用產業以扶持和呵護。政府部門要在稅收貸款等方面給再利用企業更多的優惠政策,在產業規劃中把發展汽車零部件再利用作為優先對象。
4 在汽車報廢回收環節,也會給環境帶來嚴重影響,零部件再利用企業本身如果不注重防護,污染也很嚴重。汽車回收行業的實際生產中要嚴格控制污染,建立預處理平臺與處置規范,在拆解的過程中,潤滑油、冷卻液、燃料油和廢電池發生滲漏會污染土地、地下水源,要有專人檢查及時處置;在零部件清潔階段,防止廢氣污染,要有環保過濾裝置;在零部件修復環節,要預防電鍍生產的電解液、重金屬污染土地和水源。